典型案例
 
【2023年教学改革典型案例】认知大美中国——“旅游资源与开发”课程思政建设
2024-01-08 15:03   审核人:   (点击: )

附件5

 

2024年湖南省普通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优秀典型项目成果简介

 

 

 

 

 

 

 

项目名称:  认知大美中国——“旅游资源与开发”

  课程思政建设                     

单位名称: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项目主持人:                   

团队成员:     郭婧   伍育琦   夏汉军 

 

 

 

 

 

 

一、项目研究背景

旅游资源与开发是国家一流专业“地理科学”方向课程、省一流专业“旅游管理”基础课程。开设于2006年,授课学生已超3000余人。获评省在线精品课程、一流线下金课、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示范团队。

旅游资源与开发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将课程思政融入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认知大美中国,唤醒历史责任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生态观;建立文化自信培养民族自豪感课程专业目标聚焦旅游管理专业核心竞争力——旅游规划策划能力的培养为旅游“智业”提供有用人才。

 

二、研究目标、任务和主要思路

(一)研究目标

目标一:认知大美中国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旅游资源认知及开发思维

全课程行业大案例分析11个,涉及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地方文化挖掘、非遗传承、乡村振兴等章节相关关注点;在课堂上,课后任务、小组研讨中紧密结合国家旅游政策、行业发展最新动态进行分析,反思和引导,认知大美中国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旅游资源认知及开发思维。

目标二:唤醒学生历史责任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生态观

旅游资源与开发课程的研究性教与学的设置目前有5处,内容涉及:我国旅游国家政策分析、中国湖泊旅游资源的演变、溶洞旅游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滨海旅游资源开发带来的文化冲击、投资过亿的中国古镇现状分析等。研究性教学设置点的思政关注在:社会民生、旅游生态环保、旅游资源开发痛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等方面。

在实施研究性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着重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具有创思维和社会责任感的人。倡导教与学的形态是“主动作业”,采用田野调查法,组织学生深入地方景区,社区。使用问卷、座谈,调研获得第一手资料,培养学生吃苦踏实的研究作风和团队意识。通过发现痛点、挖掘文化、创新对策,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标三:建立文化自信培养民族自豪感

课程实践立足地方文化挖掘,根植乡土情怀,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旅游资源与开发”组织课程实践的思路定位在:了解地方旅游资源、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服务地方旅游经济。对地方文化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对于未来的旅游行业从业人员而言至关重要。这决定了他对待资源的态度,开发资源的思路。课程实践融入课程思政,能更好的提升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知和情感、服务地方旅游经济。

 

(二)任务和主要思路

通过建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为实现四个“确保”

1.深化团队合作,确保优质课程服务

课程团队教师高效的合作与分工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保证。为促进合作积极

性,有必要建立一套激励机制保障团队的可持续合作。同时,通过集体备课、外出培训、调研等方式共同提高课程服务专业水平。

2.整合教学内容确保课程思政融合

充分进行每课时的教学设计,思政要点做到设计有节奏,有内容,有参与,有互动通过思政要素融入课堂教学,课程理论与实践学习中真正落实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育人要求与技能培养

3.优化学科交叉,确保学生创意落地

课程基于创新性、融合性、发展性视角,以旅游管理专业核心素养与技能的培养为根本,进一步拓展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实施模式。借鉴新思维,融入新技术,尝试新方法。

4.密切行业合作确保人才培养对接

将实践环节的教与学打造成“项目式推进模式”。紧密与景区、旅游规划策划公司、旅游相关管理部门合作,作实与旅游业界“项目+”模式,学生专业核心技能得以提升培养真正受行业欢迎的高水平专业人才。

三、主要工作举措

1.落实思政关联,重构课程内容

将旅游资源“认知”和“开发”两大模块(六大主体、22小节,结构性调整精讲10节+主题研讨6命题+项目实践1环节模式。

模块一:资源认知。提炼旅游资源的中国之美,致力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民族自豪感。

模块二:资源开发。在实践基地落实观察,走访,调研环节,致力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及开拓创新的职业品格。

2.创新教学思路,优化培养模式

课程践行了跨专业整合教学资源思路,探索了“新文科”(旅游+地理+地信+视传)、“新农科”(乡村+旅游+产业+规划)培养模式。“项目式”教学为切入点,强化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3.转换教师角色,灵活组织教学

在教学实施的不同环节师身份有时是教授者、是导师、是教练,甚至是项目委托方在角色转换之间不断进阶推进教学环节。

四、取得的工作成效

1.在线辅助线下教学,线上资源累计浏览量236万次、累计互动2.2万余次

2013年以来,持续建设了泛雅、学银在线精品课程网站进行线下辅助教学。上传资源:教学基本资源包括教学视频47小节、全部演示文稿教学拓展资源42G课程思政案例生态保护、文化自信、非遗传承、红色旅游等思政案例20余项

2.巩固实践实习基地,深入真实行业,操练核心技能

长期坚持巩固与实践实习基地的合作,引导学生扎根在景区、社区、乡村里,沉浸式的实践学习环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合一”。

3.学生专业技能提升显著,屡获各类大赛佳绩

2015-2023年,在省高校“旅游类专业综合技能竞赛”(旅游产品策划、互联网 + 旅游、新媒体旅游节事营销策划、红色旅游产品设计等)中,获得一等奖15项、总冠军4项、二等奖10项,获“最佳创意奖”、最受企业关注奖”。

4.学生从事旅游相关行业意愿显著提升,高层次就业比例大幅增加

为等多家5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及古镇乡村旅游项目进行了服务输出获得了业界及政府的采纳及好评2021年立项常德市社科重大课题“常德市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研究”。

相关就业信息统计表明,四届毕业生旅游相关行业中高层次就业的比例大幅上升。

4.团队教学水平明显提高,教改成果日益丰硕

2021年,获评省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示范团队”;青年教师成员成长迅速。团队主持省级教改项目4项,近年发表教改论文15篇,教材专著3本,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

 

五、特色和创新点

1.课程思政融合度高覆盖面广

课程80%以上内容均围绕对大美中国悠久历史、美丽山川资源认知进行教与学课程思政融合人地关系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文化传承、社会民生、区域高质量发展等内容。在培养学生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生态观;树立青山绿水才是旅游业长期健康发展的理念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脉等方面具备得天独厚优势以春风化雨方式落实课程思政内容。

2.“新文科”育人协同性高,成效显著

结合本专业应用型定位,课程大力推进了“旅游+”“+旅游”等多学科协同育人思路。聚焦“新文科”和“新农科”思维,优化教法打开思路,强化专业融合学习提升实效协同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视觉传达、城乡规划等跨专业人才培养践行课程、课堂、活动、实践和机构协同育人体。

3.执行综考核方式,激发学习参与

实行“三+”考评:平时表现+最终作品;理论学习+实践应用;科学思维+开拓创新。成绩评定重点考虑学习态度的主动性学习成果原创性以及学习过程的参与度。主要关注调研投入、团队合作、项目创意、作品展示等方面。除日常考勤成绩应综合行业案例分析旅游项目策划实践等评分

4.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就业质量高

课程实践环节与社会服务紧密接轨,贴近旅游行业发展前沿及社会需求。实践环节注重落地,鼓励学生“敢闯”精神,培养学生“会创”能力。这一过程中,他们了解国情、民情、行情,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养了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毕业生在旅游策划规划、旅游发展咨询、旅游文创设计等高层次就业领域备受欢迎。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Link